(中央社記者吳協昌曼谷二十四日專電)
泰國境內上千名撣族難民,尋求成為泰國公民的夢想即將成真,今天一百零九名撣族難民獲得泰國政府頒發公民證,也成為第一批獲得泰國公民證的撣族難民。泰國內政部決定放寬公民證的申請程序與條件,讓泰國境內無身份者可以成為泰國公民,今天泰北進行第一波的入籍儀式,共有一千一百零九人獲得公民證,其中包括了一百零九名撣族難民,也點燃了其他撣族難民獲得泰國公民證的希望之火。清萊省一名官員指出,成年人比兒童更難取得公民證,官員必須仔細核對成年人的各項資料,如果是從外省移入,還得重新向外省申請資料,花費時間較長,手續也比較麻煩。清萊省的美發倫(Mae Fa Luang)縣,約有半數人口屬於無國籍的少數民族,總數接近四萬五千人,目前已有近三千一百人陸續與戶政官員面談,等待面談結果公布。除了美發倫縣之外,包括美塞等邊境縣治,情形也大致相同。一名住在美塞的二十九歲撣族青年表示,雖然他在泰國出生、長大,但到目前為止,還沒能夠成為泰國公民。沒有身份的少數民族,子女的教育也是很大的問題,泰國政府未提供這些沒有身份的少數民族子女義務教育,也只有極少數人能夠上得了高中與大學,在惡性循環下,少數民族就更為弱勢。950124
----
《異域》原以「血戰異域十一年」連載於民國五十年的《自立晚報》,署名「鄧克保」,其後由平原出版社出版,易名「異域」(一九六一),流傳極廣,一九七七年由星光出版社再版,十一年後另有躍昇文化公司版本。本書記載一九四九年底從雲南往緬甸撤退的孤軍之奮戰及其艱難險阻,孤軍腹背受敵(共軍、緬軍),又得不著政府之支援,在複雜情勢中的戰略擬定及戰術運用,以及袍澤、親子的關係等情節,交織成一部感人肺腑的戰爭文學作品。如今世人皆已知鄧克保是柏楊的化名,他以第一人稱「我」敘述,像是自傳體,但柏楊並未參與其事,而是一種「代言」,不過發表及初版的當時,人們都信其為親身經歷者的報告,這就形成文類歸屬上的歧異,全集從舊,列入報導文學類,一九九九年香港《亞洲週刊》票選「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異域》排名三十五,從報導文學的「記實」到小說的「虛擬」,可論述空間極大。同年,在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舉辦的「柏楊思想與文學國際學術討論會」中,仍有這一類的辨正,正可見其構成的特異及內涵飽滿的張力。撇開文類的糾結,從戰爭文學的角度來看,《異域》堪稱一部台灣文學的經典之作。所以,鄧克保就是柏楊,既然柏楊本人沒有參與其事,也就沒有現在芳蹤何處的問題了。至於滇緬孤軍撤退回台後,部分仍然編入國軍正式部隊當中,據聞,因為這批部隊在緬北山區血戰多年,戰技精湛、且熟練山地叢林、雨林作戰,故來台後編為兩個營的特種部隊。另外有部份來台後榮退,被退輔會輔導安排到清靜農場開墾,安享餘年。至於未隨軍撤退的官兵及眷屬,就成為現在大家都知道的緬北美司樂的居民囉!
- Feb 05 Sun 2006 15:15
異域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